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第二届中国黄河口散文大会主题采风 脱贫攻坚利津答卷

  • 宋登科:一群看凤凰飞起的羊 我钻进一片麻地,砍断一根最粗的麻秧,做了一条鞭子,我要用它狠狠地抽打那只公羊。夏天,河堤上的青草在羊群走过后也像是被扫荡一样,高高的草被削平,留下一群杂乱的梅花脚印和黑色的羊屎蛋,像麻花一样散落在草地上。这些味道冲击着我们这些放羊的小孩味蕾,这些臭味人可以闻到,羊们对此却从不在乎。特别是公羊,它们更喜欢一只发情的母羊散发出来的味道,这种味道让多只公羊顶断羊角、头破血流。村庄,只要有羊,味道就会变得 2021-07-27 阅读详情
  • 聂梅:书写黄河滩区的文学故事——第二届中国东营黄河口散文大会采访记 11月14日至15日,第二届中国东营黄河口散文大会暨山东作家黄河滩区创作基地签约仪式活动在利津县举行。活动由山东省散文学会、东营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利津县人民政府主办,东营市作家协会、中共利津县委宣传部、利津县文联、利津县文化和旅游局承办。来自全国及省内的30余名记者、作家,走进乡村,走进大棚,走进园区,走进工厂,以文学为媒,以散文之名,倾听、记录、书写新时代利津的新发展、新精彩。融入发展大局的文学自觉本届中国东营黄河口散文大会以“聚焦高质量发展·助力脱贫奔小康”为主题,活动采风的第一站就来到了位于北宋镇三岔村的利津县脱贫攻坚展馆。“全县对享受政策贫困户全面推行‘十有八达标’标准化帮扶,全县7个乡镇(街道)共计投资995.69万元为贫困群众硬化道路、安装自来水管、无障碍化改造、购买家政服务等,选派1671名机关干部实现贫困户‘一户一人’包帮全覆盖。同时,制定出台黄河滩区贫困人口差异化扶贫政策,设立扶贫孝善基金。利津县旧村台改造提升工程在全省做到了‘四个率先’,即率先完成黄委复核,率先开工建设,率先项目竣工,率先启动产业项目。‘四个率先’典型案例在全省推广。”展馆内,讲解员张振强的介绍内容翔实,声音洪亮,充满自信。“自信,因为我正是全县脱贫攻坚的一员。”面对采风团成员、新华社高级编辑周清印的夸赞,张振强自我介绍说。2018年7月,成为选调生的张振强来到利津县北宋镇,成为扶贫办的一员, 2021-07-27 阅读详情
  • 王新梅:一个好听的名字——小康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就是我们这一代人的担当和使命。初次接触扶贫工作,还是一年前的夏天。当接过这项工作的时候,心情其实是忐忑的,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能力干好这项工作。拿着被扶贫人的资料,详细地阅读着:这是一位60多岁的李姓大姐,丈夫刚去世一个多月,女儿在外地工作,如今一个人在家独居。我按照资料上提供的电话号码打了过去,想了解一下情况,可连续打了几遍都无人接听。我突然担心起来,带着相关的资料和表格驱车40公里,来到了这个陌生的小村庄。几经打听,找到了李大姐的家,她住在村子的最南边。推开虚掩着的院门,不大的院子里零星地种着几种应季的蔬菜,东一棵西一棵的;墙边上,几蓬豆角缠绕在几棵小树上,居然结了几根长长的果实;水管边,散落着水桶和舀子;一把笤帚,静静地竖立在屋门边。我轻轻地敲了几下门:“李大姐,李大姐在家吗?”“在家,进来吧。”过了一会儿,屋里才传出了回答声。进到屋里,入眼便是一片凌乱:沙发上堆满衣物;饭桌上放着吃剩的饭菜,用纱网罩着,纱网上零星地趴着几只苍蝇;水缸盖上放着几只西红柿和黄瓜,这大概是院子里那几棵植物的收获吧。这时,李大姐从里屋走了出来。瘦瘦高高的个子,六十多岁的年纪于她来说苍老和憔悴了许多。衣服不修边幅,一头短发随意地蓬松着,有气无力的样子。我说明了来意。她慌忙将沙发上的衣物推向一边,腾出了能坐一个人的空位,连忙 2021-07-27 阅读详情
  • 韩宁:再走铁门关 黄河口下游有个铁门关。金章宗完颜景(1168-1208)时期,这里是大清河入海口。因建有丰国、永阜和利国三大盐场,又为盐、渔、商运海河交通要道,金代统治者便在这里设立海滨关防。后经元、明、清几个朝代的建设,铁门关已建设成为方圆五里地,城门、高楼林立、商甲客户云集的关镇。然而,咸丰五年“黄河夺道”入海,随着大量泥沙的涌入淤积,到了光绪十二年(1886),黄河终将铁门关掩埋。留下的是历史遗迹和文献资料。还有许许多多让人值得回味的故事……一金秋收获时节,接到通知,随团到铁门关参加省作协举办的“黄河口文学沙龙”活动。清晨,我们全团二十多人在县文联刘主席的带队下,乘车风尘仆仆赶往八十多里的汀罗镇前关村集合,这里是铁门关遗址所在地。车辆到达不久,来自省市及三区两县各级文联和作协的领导和作家也陆续赶到。按照活动安排,大队人马前往陈家屋子村和圣水循环农业示范园参观“上农下渔”“上农下虾”和“香菇种植园区”。来到陈家屋子村渔、虾池旁,映入眼帘的是成排成片的池塘和台田上那些翠绿无垠的庄稼。二十多年前,利津县开展“上农下渔”工作时,我曾经多次陪同各级新闻单位记者前来采访,那时候的汀罗镇农村,大片土地都是泛着灰白颜色的盐碱地,地面上很难看见连片的蒿草。在这样的土地上想种植成庄稼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没想到多年下来,这里已经是沧桑巨变。那些光秃秃的盐碱地经过长期压碱改造,现在竟然已经变化成长着绿油油、沉甸甸、 2021-07-27 阅读详情
  • 扈忠信:黄河臂弯里的大棚西瓜 沿着九曲黄河的大坝漫步,立冬的寒冷让人缩紧了脖子,凝望着弯弯曲曲的柏油路,白色、黄色的标记延伸了它的寂静、欣慰,来往的车辆不是很多,看到冷风袭袭的原野,黄河浑浊的咆哮,不免一番感慨。600多年了,黄河的水似乳汁哺育了子子孙孙,像玉带缠绕了子子孙孙的梦,又像蜿蜒、曲折的人生,造就了人们许许多多的梦想。而今,这个梦想终于实现了,后十四户村的人们面对黄河百年淤积,把昔日的黄河滩地改良为大棚西瓜100多个,小小的 2021-07-27 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