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美文志/新作

耕读逾勤笔健文丰(文评)

作者:乡隐居士 日期:2022年06月29日 浏览:1121 原创

       微信图片_20220622154647.jpg

薄剑锋,原名薄其同,山东省作协会员,山东省音协会员,作家。我与其是“亲”同学,初中毕业后少有联系,只知其爱好写作,未见其文。早期就有接触作者“薄剑锋”的大作,但苦于无法对号入座,后获知“剑锋”即“其同”更名方了然!知晓其旧作多篇多次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大奖,我早也有拜读。剑锋以渊博的学识、丰富的阅历,著书颇丰。著有《黄河口放歌》(歌诗三百首)、《故事里的事》(小小说一百篇)、《听她们在诉说》(纪实文学集)、《现代汉语病类全析》(汉语言学专著)、《百科拾珠》(百科丛书)、《半世红颜》(长篇小说)等巨作,都是精品力作。我为同学中出此名人而自豪,时常对友人炫耀!

近日,同学聚会,剑锋弟亲自提款签名赠书6本新著,我如获至宝,捧读再三。对其作品虽有述评之意,但自感在文学“段位”不是一个重量级,不敢妄加评论。今得巨作,久读不舍,如醉如痴有点癫狂,读后有所感悟,加之同学情缘,且本人对文学作品有评论“癖”,兴之所至,故而为之,忍不住欣然命题,草就随笔,是为读后感。算作愚兄奉上的赠书“回赠礼”。文轻情重,文拙才浅,愧胜此意,不能盖全贤弟所愿,还望剑锋容我直述己见感言。触笔舒胸,不胜欣喜。

初始怀有顾忌,在如今无纸化网络文化时代,铅印巨著读者可赏?令人堪忧,尤其是“闲书”,更少有问津。但拜读锋弟大作后,才感到吾之多虑也。

读罢掩卷而思,感慨颇多。我十分喜欢这些书,其中几篇文章,反复读了好几遍。

这是他对自己数十载从文经历别开生面的回忆长卷,也是他留给后人的宝贵精神财富!

业内怪论,难以苟同:都言文人相轻,我却不然,我俩创作途径虽非一辙,风格迥异,但殊途同归,为人、创作、作品等有我可学可鉴之处甚多,对其心生敬仰,视为德劭才高的仁弟。彼此“臭味”相投,共同切磋交流,由同学进而成为文友,因“文”而近,交谊甚笃。是好同学,好老乡,好兄弟,好文友。

书中所有作序老师对作品肯定的同时,有一统一的口吻:文如其人,读罢作品果然如是。诚如序中所言:作者——我熟知的薄剑锋,开朗乐观,风趣幽默,为人直率,刚直不阿,敢为敢言,诚实守信,重义崇德,热爱生活,勤奋好学。初中时,其文学天资即初显,作文经常被老师作为范文;参加工作后,经历丰富,创作生活实践充盈;在“希望的田野上”精耕细作,播种、耕耘,创作力爆表,因而才有此佳作巨著多部。一路走来,岁月带走了纯真,时光分享苍老了容颜,阅历成熟了心智,沉淀下来的是一份淡泊的心境,永不变的初心。笔耕不辍、妙笔丹青。几十年来探幽索微,濯古宋新,虚怀勤学,筚路蓝缕,成为东营大有成就的“文人”,终驰誉文坛,成全了“高产作家”的美誉!

文章似水清无玷,气节如松直有心。耕读逾勤,笔健文丰。

剑锋深学笃思、大巧若拙、大智若愚,剑走偏锋,独辟蹊径,文风活泼,个性张扬,异于常人。是大名鼎鼎的高产作家,内存大,储量足,学海泛舟,题材涉猎广泛,多种文体,既有社科科普知识,又有诗歌、歌词、小说、散文、报告文学,还有文学常识。读其佳作真可谓“博览群书”。

首先,自嘲打油诗式的简介更是新颖别致,彰显张扬其玩世不恭的个性,令人瞩目。

文章主题明确,中心突出,结构,立意,构思巧妙,倾泻着勾魂摄魄的东方神韵,深为广大读者所挚爱。作者精彩的描写,娓娓的叙事,精辟的思想,不仅让读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也使读者产生思考。让人欣羡、啧啧称赞。

作品讴歌新风,针砭时弊,能使人透过文字,体味其深藏的内涵;对社会不良行为和丑恶现象,讥讽、嘲笑,大胆揭露和批判;直抒胸臆,字字、句句、篇篇珠玑;用生花的妙笔歌颂、颂赞这充满温情与大爱的人间;用赤诚的心灵呼喊,试图消减这沧桑的人生百态。

《故事里的事》,富有哲理,小故事大道理。透过故事里的事看穿时弊,戏说人生,扑朔迷离,耐人寻味。往事悠悠,娓娓道来,酣畅淋漓,似曾相识的情境就在眼前。借用电视剧《宰相刘罗锅》里的歌词: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故事里的事说不是就不是,是也不是!令人深思,发人深省。

《小小说》,小小说,小人物,小事件。大事件小小说,小小说不“小说”。人物性格显明,喜欢看的文章,原汁原味;写真写实,真情实感。文笔清新,朴素细腻,如涓涓细流沁人心田。叙事利落,思路清晰,结构合理,生动,《听她们在诉说》(情感纪实),通过十五个女人生活情感经历诉说,纪实文笔,展映了某一时期社会阴晦现象,文章有亲切感、有人情味、有画面感,语言精炼而表述完整,用词恰当又不失活泼,结尾处画龙点睛立“文眼”。喜欢这种看似松散,实则铺排有致;看似随口道来,实则不时插花的匠心。

作者生在黄河口,《词诗三百首》充分表达了作者对这片热土的挚爱!歌词诗句,则显示了文化底蕴的厚重。读其歌词,不由联想到剑锋艺术修为继承了令尊衣钵,令尊薄庆民老师,是我初中时令人敬佩的老师,博学多识,多才多艺,为人师表,谦逊文雅。音容笑貌,清晰萦绕。

《半世红颜》,描写的时代背景是改革开放初期,乱象丛生,鱼龙混杂,作者用犀利之语言讽刺、抨击时弊,褒善贬恶,活在当下,不媚俗、不做作、不附庸,即已难得。何况其文发乎于心,动乎于情,止乎于礼,更是难得了。故事情节真实,爱不释手,引人入胜,欲罢不能,必须读完。30万字的长篇我一夜通读!

读其作使人身入其景,心入其情一般。篇篇布局先后得当,述事清析明洁,用词精准,对读者极具吸引力。不愧东营优秀作家。

拜读弟文,深感厚积薄发,功力深厚。

人生是一场漫漫旅途,走过的路是积累与沉淀,未来的路会因这些积累与沉淀,走得更加踏实,更加有力,也更加坚定。剑锋文学底蕴很是厚实,发展空间很大,只要坚持笔耕不辍,必定大有建树。愿您在追梦的征途上,用手中的笔,描绘多彩的生活,更历久弥香,更耐人寻味!

作为文化人,剑锋贤弟以其坚韧的姿态在东营这片沃土努力着、耕耘着、拼搏着,文化力量在黄河口发挥出独有的能量,向好、向上、向前、向暖,向着心中的目标砥砺前行!

期待吾弟有更多更美的大作问世流传!

 

 

乡隐居士

辛丑暮春写于黄河入海口鸣丁书屋

 微信图片_20220520104847.jpg

作者简介:刘培华,笔名:乡隐居士,57年生,利津人;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煤矿作协、山东省散文学会、东营市作协会员,《东营日报》特约记者,《利津商业史话》编委,《中国乡村》杂志编辑。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和网络平台。

微信图片_20220512073242.jpg

0
0
0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网友评论:

乡隐居士

作者简介:刘培华,笔名:乡隐居士,57年生,利津人;中国散文学会、中国煤矿作协、山东省散文学会、东营市作协会员,《东营日报》特约记者,《利津商业史话》编委,《中国乡村》杂志编辑。作品发表于各大报刊和网络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