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马秀芸:那些被文学感动着的事
那天在泉城路新华书店参加了女散文家文化沙龙的公益讲座,逄春阶老师讲述《短片报告文学背后的故事》。可以说是收获多多,整个提高了我对文学或者说报告文学的认识、鉴赏、创作的能力。逄老师无私奉献倾囊相授,拓宽了与会者的眼界和心胸,也唤起了我很多回忆。
那还是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末的事情。我们上学的时候,不知道是幸运还是不幸,除了课本买不到任何练习题,家长也不关心你学习好坏,就盼着早点回家帮着干点活。那时候像《人民文学》、《十月》这种期刊都是我们心目中的明星刊物,无论谁弄到一本,大家都争相借读。我就是借到了一本这样的书。我把上面的散文、小说都看完了,剩下一篇报告文学,我是个记忆力不好的人,可我至今清楚的记得它的名字:《山那边涛声》,可惜我不记得作者名字了。对于数学不好的我来说,报告文学就算是偏理性的了,心里有一点抵触,但是好不容易借来的书,不想漏掉每一个字,所以放在了最后读。
没想到这是我读过的书中,唯一一篇让我产生宁可不吃肉也要买书的文章。“视金钱如粪土”的我打柳条、割茅草想方设法攒钱,就为了买一本那样的书拥为己有。可惜那时候的我只敢骑自行车到8里地外镇上的新华书店。新华书店的售货员用奇怪的眼光看着我:这种书怎么可能到咱们这种小地方?我当时觉得眼前一片灰暗,希望破灭以后感觉都没办法活下去了。
我至今还记得故事情节,文章开头写的是黑夜走不出乡村、和爱的人不能团聚的痛苦,我当时还很好奇,这个人腿断了吗?后面是怎样的砍伐参天大树,风沙侵蚀了山脉和道路,植树造林的重重困难,到最后我才明白《山那边涛声》不是海涛的声音,而是松涛的声音。按说这是一个很普通的故事,可是写的太真实太感人了,真是魂牵梦绕,从十五六岁到二十五六岁这十年间,我不止一次梦见整个故事情节,我在一夜之间,翻山越岭到一个陌生的地方,体会故事里人物的悲欢离合,成长、失落、振奋、坚定和信心、希望、动力、收获等等。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每每醒来都使我感觉神奇万分,不知道是梦中的文学,还是文学落进梦中。
直到那天我听了逄春阶老师的的报告,我才恍然大悟,原来那是报告文学的力量!报告文学的真实性是无可比拟的。逄老师的报告中说:“没有艺术含量的报告文学就没有感染力。”一篇优秀的小说会引起我们对生活或者人生的思索,但是我们明白,道理是真的,故事是假的。但报告文学不同,因为我们知道是真的,因为是真的,加上文学艺术的感染力,就让我这个实心眼的孩子,魂牵梦萦十年!
因为在座的大部分是女性,所以逄老师现象我们推荐了两位优秀的女性报告文学名家。分享了她们的写作特点。并且鼓励我们,女性因为心思细腻,更适合写报告文学。其中他引用了陈祖芬的一段话给了我启示:“想象力比知识重要。”“美国经济为什么发达?不是因为比尔・盖茨,也不是因为格林斯潘,而是因为米老鼠。美国人是看米老鼠这些卡通片长大的,所以美国人富于想象力,美国经济的发展就是借助于想象力,思想不拘一格。”
我个人觉得,中华传统经典是有实用性、指导性和大智慧的,但是因为具体可操作性太强,我们的老祖宗恨不能耳提面命,你这样想、这样做就一定能得到幸福、成功、圆满。可是在一定程度上也禁锢了我们的想象力。以至于小孩子一旦有一点想象力的言语,大人们就会用“傻”来制止。
逄春阶老师小平头,小眼睛眯着,像声音一样细而有温度,似乎永远带着笑。但同时又应该是一个开朗刚毅的性情中人,因为他说“写时戒酒,写毕,可小酌。满意,可醉”。这样率真的话我觉得很久没有听到了。
短短两个小时的报告,听得我几次落泪。我能感觉到逄老师那种毫无保留、倾囊相授,只恨语有境而心无边不能整颗心奉出来的情切。
逄老师说写报告文学一定要亲身去体验,而且要有“好奇心、平常心、沉浸式体验”。逄老师有多沉浸的去体验呢?他体验过零下37度的严寒,“2022年的元旦,我在零下37度的漠河,见到了年轻的中国重汽整车试验团队爬冰卧雪,看到了他们眉毛上的冰霜,我很心疼。远处是喜迎新年的焰火,而他们在默默地坚守。”
在列车上过春节,三天两夜体验列车员《晃动的春节》。“一个贺年卡图片,是歪歪扭扭的小孩字体:献给可爱的人:我叫杭行,今年10岁了,我老爸是一名列车乘务员。今天爸爸说今年三十能在家过春节,初一早上‘出乘’。我听后很高兴。从我记事起,我爸爸就没在家过一次年。每次过年都是在外地跑车,今年终于全家过团圆年了!这是乘务员杭瑞的儿子写的,杭瑞接过蛋糕,听到孟车长念儿子的贺卡,他笑着说:“熊孩子写着玩……”杭瑞笑出了泪”。
“老韩47岁,不到15岁就成了铁路人,30多年跑济南——重庆西,从没有进入过重庆市里去逛过,常说的一句话是: 等我退休了,领着老伴好好逛逛重庆。车过四川广安,老韩又说,这里是邓小平的故里,等我退休了,领着老伴来看看。返回时,华蓥站不停,老韩也没忽略,说,这里是“双枪老太婆”形象诞生地,等我退休了,领着老伴来看看。”
从他讲述的这些感人的细节里,我强烈的感觉到他曾经多么用心的体验别人的疾苦。但是把体验转变成文字,还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很多人是过不了这一关的,逄老师给出了这样的指导:稿子里要有我,也要无我。我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有我的痕迹,但是有些时候,描述别人,就不能跳出来,指手画脚,不能有我的情感掺和了。就进入无我状态。
在我看来短短两个小时报告,到处都是金句。他还跟我们分享了文章开头的重要性和写法。
他给出了这样一个实例:
“咣当……咣当……咣当……,出发……出发……出发……
咣当……咣当……咣当……,回家……回家……回家……这不是G字头节奏,不是D字头节奏,这是K字头列车的节奏,这是心跳的节奏,这是催促的节奏,这是期盼的节奏,这是回家的节奏。”这是第一稿的开头
后来换成了“大年三十上午,列车长孟铁军发我微信:“逄车长,跟我们一起过年吧?叫上嫂子。”一听到老孟喊我“逄车长”,我就坐不住了。 初一早晨5点20分,在车上见到了我的“老同事”,列队点名,一声“逄车长过年好”,喊得我心头一热。”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只有文字功底很高的人才能明白,这大刀阔斧的改动里,不仅是文字精炼提高,更是人格的升华。他说自从晃动着在列车上过了一个“列车长”的春节以后,就不再想职称、职位那些事了,而是“找到了自我,视自己的职业为神圣,视自己正在做的事情为神圣。”
逄老师有很多获奖作品,但是他一个没有说,一直在给我们讲怎样写报告文学。《辛卯找水打井图》《大别山与沂蒙山作证》《南翔燕归来》,每篇都是名篇佳作,获奖很多。但他只给我们分享创作的方法和心得。与正在挖鸡粪的老大爷握手,用手疏通列车上的下水道,他说“走近普通人容易,但跟他们贴心不容易。他们有防范,弯下腰,掏厕所,低下姿态,他们就信任你了。这种防范有时候是难以觉察的。”牺牲在武汉抗议前线的母亲,阳台上晾着衣服一直没收。孩子问:其他的叔叔阿姨都回来了,为什么我的妈妈还不回来?父亲哄她说:你妈妈去执行特殊任务了,等你长大了她就回来了。
因为水平差距的问题,这篇文章我写的很困难,可是有一种力量在督促我不能不写,我既想把这些金句分享出去,也想学习这种坚持,在文学路上有这样的前辈,是我的动力和方向。逄老师说:社会在进步,所以我们更有责任写好报告文学,来记录这一伟大变迁。
少年易老学难成,
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
阶前梧叶已秋声。
逄春阶老师结尾的这首诗,或许更能表达我的心声。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当代散文
当代散文网
散文热力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