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好书推荐

《品着美食游兰陵》 毛利华 钟海莉 主编

作者:当代散文 日期:2023年05月15日 浏览:657


efaa4df207745aa9d3251d59c6c9ba7a.jpg




序  言


文化是一个地方的灵魂,每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历史文化和因之散发出的浑然气质与独特风韵,兰陵亦如此。齐鲁首县兰陵,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中国文化辉煌地的代表,其境内的考古发掘和名胜古迹,印证着这里人类文明的链条自旧石器时代延续至今,从未间断过。山河远阔,人间烟火,讲究礼仪也精于饮食膳事的兰陵人,千百年来在对生活的无限热爱和对美的不懈追求中,创造了丰富典雅的饮食文化、风月无边的游览胜地和瑰丽多姿的民间艺术。

从茹毛饮血到钻燧取火,从丰富菜系到科学饮食,从美食鼻祖伊尹“治国若烹小鲜”之说到孔子《论语》“二不厌、三适度、十不食”的论述,从袁枚饮食名著《随园食单》到现在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中国饮食文化绵延170多万年,形成了五光十色的筵宴和流光溢彩的风味流派。浸润着儒家思想精致大气的鲁菜,雄冠“八大菜系”之首,兰陵美食衍生于鲁菜派系,饮食文化在它的滋养中蓬勃发展。

有文字记载的兰陵饮食文化起源于春秋,发展于盛唐,成熟于明清,繁荣于当下。春秋战国时期,为鲁国次室邑的兰陵饮食率先超越果腹之需,既追求“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的精细,更注重饮食的礼仪。两任楚国兰陵令的先秦著名思想家荀子,在《大略》中就饮食礼节作了充分说明:饮食必须建立在礼仪之上,尊卑长幼井然有序,不可造次。其礼仪教化、天人合一、化性起伪等思想为中国饮食文化特别是兰陵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朝盛世,兰陵饮食文化大放异彩,更加注重艺术欣赏和养性怡情。诗仙李白在天宝初年长安之行后移家东鲁,留下的脍炙人口的《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不仅是对兰陵美酒的赞誉,也是对食物色、香、味、形、器和谐俱美的诠释。明朝中期,漕运重镇兰陵饮食文化更加繁茂丰盈,兰陵笑笑生所著天下奇书《金瓶梅》中出现菜肴108种,茶19种,酒24种。明清时期兰陵等大量山东厨师和菜品进入皇宫,使兰陵美食更具雍容华贵、中正大气的气质和风度,最具代表性的鲁城宫廷全羊流传至今。任何一道美食的诞生,都不是单纯依靠的方法技艺,原料的鲜美才是美食之美的根本。兰陵地处暖温带,属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温度适宜,水源丰沛,自古沃壤千里,物产丰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兰陵各项事业飞速发展,农业生产尤其是蔬菜产业不断开创新篇章,形成了苍山蔬菜、苍山大蒜、庄坞牛蒡等知名地方品牌,被誉为“山东南菜园”“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鲜美多样的食材,丰富了美食的种类,也促进了饮食文化的繁荣,兰陵美食既有高端大气的云雾清水驴肉、沂蒙特色炒鸡、龙袍蒜爆羊肉、干炸金丝牛蒡等特色精典菜肴,也保留着承载温情记忆的农村八大碗、渣豆腐、高桩馒头、煎饼等传统美食,还有琳琅满目风味多样的特色小吃妆点其中。在生活理念上,兰陵人更加注重养生保健,崇尚健康饮食。兰陵饮食文化历代相传又推陈出新,既具有精致、悦目、坠情、礼数等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也具有咸鲜为主、精于制汤、火候精湛、烹饪技法多样的鲁菜显著风格,更有就地取材、随意天成、野趣十足的鲜明地方特色。

品游兰陵,美景自然不可辜负。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雕琢了兰陵的奇山秀水。“天下第一崮”抱犊崮,因清代诗人雷饶“曾闻湘水有君山,今见君山齐鲁间。借问峰头斑竹妃,几时飞过洞庭湾”的优美诗句而充满了浪漫,也因声名远扬的民国“临城大劫案”满载历史风云,还因“一一五师”进驻更具风骨;“鲁南小泰山”文峰山,因鲁国国相季文子葬此地而得名,盘藤冉枝、峭壁摩崖,“神峰积雪”为古琅琊八景之一;源远流长的东西泇河,孕育万物,承载文明,是兰陵的母亲河;一碧万顷的会宝湖,波光粼粼,风景如画,是游览的好去处。深厚的文化底蕴,赠予了兰陵珍贵的历史遗存。兰陵古城东海镜清,逵达邹鲁,衢通徐淮,文峰映秀,始建西周,扩建北齐,只要想想兰陵王高长恭,就能揣测到昔日古城会是怎样的雄健俊秀;鄫国故城,夏代少康次子曲烈始封,经夏、商、周至世子巫,传五十四代历七百余年,是非兴亡湮没于历史的烟云,残垣断壁镌刻岁月沧桑;荀卿墓里长眠着伟大先贤荀子,碑廊石刻散发着智慧的光芒,他兰台高筑教化育人,兰陵多学由此开启;兰陵为全球萧氏郡望之地,御史大夫、太子太傅萧望之功标汉史,“永嘉南渡”推动兰陵文化南移,萧氏文化园记载两朝天子、一叶九相的世族荣光。高起点的规划建设,成就了兰陵更多的美好胜景。国家农业公园,呈一园揽四季一日跨千年的现代农耕文化奇观;压油沟景区,诠释着北方古村落的浓郁风情和清静典朴;还有佛教圣地大宗山朗公寺景区,野趣十足的邓王山景区,无不匠心独具,特色鲜明。当然,更有我们永远不能忘却见证了战火硝烟承载着家国情怀的革命基地、志士先烈。苍山暴动纪念馆、银厂惨案纪念地、一一五师旧址、鲁南战役纪念碑;刘少奇、陈毅、罗荣桓、粟裕、罗炳辉、赵鎛、刘之言、郭云舫……在抗击外辱寻求民族解放的斗争中,无数志士英雄以血为墨,以兰陵为纸,书写了一部部与家国同命共脉的民族史诗。踏寻红色足迹,回望烽火岁月,我们无比的缅怀和感慨。

品游兰陵,还常会让你惊鸿一瞥,或许是蓝印花布那抹雅致的靛蓝,或许是小郭泥塑那方质朴的率真,或许是虎头鞋帽的栩栩如生,也或许是街头糖人的温情暖意。浓郁的乡土风情,成就了兰陵璀璨的民间艺术。兰陵民间艺术的发展同样可以追溯至三千年前。兰陵美酒自商代始酿,就不仅局限于工艺的淬炼,它的风味品质,它的器皿造型,无不渗透着对艺术的创造和追求,那只成全了琥珀光的玉碗,一定也是美到了极致;后圣荀子《劝学》中的千古名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儒学大师的智慧,亦源于对兰陵蓝染的哲思,由蓝印花布而生的尚蓝情结,千百年来深植于兰陵大地;《兰陵王入阵曲》满载着兰陵王高长恭的骁勇俊逸,同时张扬着艺术的激情和魅力,穿越时空响彻在人们的向往里……在这片广袤丰饶的土地上,兰陵人对美的渴望和探求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柳琴戏一声拉魂腔,三尺舞台舞动最美形象;兰陵剪纸如诗如幻,一把剪刀裁出诗意生活;紫金砚台质润形雅,流香翰墨晕染晴空;娄氏根雕形神兼备,工匠精神熠熠生辉;索村泥陶朴素雅致,温馨童年记忆永存。还有皮影、刺绣、编织,无不精彩纷呈,巧夺天工。兰陵民间艺术涉猎门类众多,艺术造诣深厚,历经千年风雨不断绽放新姿,实现着由传统向现代的蝶变,艺术功能更为专业化,设计制作更为精致化,作品风格更为多样化,市场需求更为广阔化,具有更高的艺术价值、实用价值和收藏价值,是千年古县的文明标识,是兰陵文化的精髓真粹,是中华文化的绚丽瑰宝。

品游兰陵,有“算是处,鲜鱼羹饭,吃起来都美”的满足,也有“浊酒松醪吃两种,醉拖长袖舞春风”的风雅,有“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的自信,更有“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迈。

编研是档案部门的基础性工作,而开放式的档案编研,则会产生更为完整更有价值更广泛服务社会的文化产品。《品着美食游兰陵》一书正是基于这一理念的编研成果,它首次挖掘兰陵美食,系统展示兰陵美景,精心采撷兰陵美艺,撷取98篇文章,分三个篇章,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多种文体的方式展示兰陵的美食、美景、美艺,有对史料的尊崇和探究,有对现存的描述和总结,有对发展的畅想和思索,既有一定的史料性和实用性,亦有很强的可读性和艺术性。既是对外宣传的媒介名片,也是收集好保存好利用好档案资源的方式手段,更是为兰陵高质量发展提供的文化基础和智力支持。

撰文著书皆为立言,为立言而思索也是思想升华的过程。作为编著者,在此书的策划、创作、编研中个人收获特别是思想上的收获很多,我想,于大家而言,哪怕如我等凡俗之人,心中也应一粟与苍海共存,蜉蝣与明月同在,情系苍生黎元,胸怀国之大者。英雄不问出处,建功无谓战场,倾全部心力,助兰陵发展,应该是每一位兰陵人和每一位兰陵建设参与者的共同心声,是我们大家义不容辞的使命与担当。

该书的编纂深受社会各界的关注,得到了很多领导和众多美食、文学、摄影爱好者的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由于时间仓促,难免会有失误,敬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