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好书推荐

从家乡出发

作者:当代散文 日期:2021年08月04日 浏览:1315

f259dec5531feee14295b9a31f2eefa2.jpg

《从家乡出发》李富晔  著  由日照市东港区作家协会组织策划,日照诗词学会会长、东港区作协主席辛崇发担任主编,列入《海曲文学》丛书,由济南海东文化编辑、设计、印刷,团结出版社出版发行。






  海曲今宵飘玉露,春华秋实满枝垂 




 



——《海曲文学》丛书总序

赵德发



今年国庆、中秋节长假期间,我集中时间阅读日照诗词学会会长、东港区作家协会主席辛崇发先生用微信发给我的《海曲文学》丛书九卷书稿。阴历八月十六这天晚上,到楼后花园散步,此时月光皎洁,秋风习习,桂香氤氲,石榴和柿子挂在树上,我突然想起了崇发兄的两句诗:“海曲今宵飘玉露,春华秋实满枝垂。”我想,这不正是东港区文学事业的生动写照吗?

众所周知,日照这个地方在西汉时为海曲县,1184年之后是日照县,1989年日照升格为地级市,1992年设区带县,这儿改名为东港区。东港区成立近三十年来,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飞速发展的同时,文学事业也蒸蒸日上,作家队伍日益壮大,优秀作品越来越多。《海曲文学》丛书的问世,恰好反映了这个态势,让人十分欣喜。

东港区作协成立后,创办了《海曲》文学季刊。这份刊物至今已出刊28期,发表了海量作品,成为我市一块重要的文学园地。这套丛书中的《春染故园》,就是从各期刊物上挑选的精品佳作。作者不只是东港区的,还有许多市里的和外地的,可见《海曲》联系面之广。东港区作协除了办好刊物,每年都有许多活动,如下基层采风、举办诗会和征文比赛等等。我曾多次受邀参加他们的采风活动,收获颇多。与丛书同时出版的《日照河山》,便是区作协组织作家去河山镇的采风作品集。之前,他们还以专集、《海曲》专刊等形式出版过赴陈疃镇、后村镇、香河街道等乡镇地方采风的作品集,让一个地方的建设成就、美丽风光和风土人情用文学作品予以集中呈现。

近三十年来,东港区成长起好多优秀作家,他们的作品在全国许多报刊上发表,有的还荣获奖励。也有一些作家出版了个人著作,我每每受赠,家中书架上积累了长长一列。即将问世的《海曲文学》丛书其中有八位作家的集子,是东港作家阵容的一次华丽展示。

九部作品集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一、热爱日照,吟唱乡音


位于黄海之滨的日照,许多作家生于兹长于兹;一些从外地来此定居的作家,也把这里当作第二故乡,他们都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山海相间、美轮美奂之地,自然而然地把这份热爱付诸文字。翻阅《春染故园》诗文集,表达这份情感的作品占据了大部分篇幅。作家、诗人们有的将视野覆盖全市,有的聚焦于一座山、一条河、一个村庄甚至一条路、一棵树,字里行间都是爱,让人深深感动。在个人集子中,这类的作品也有很多。辛崇发直接为他的集子命名为《海曲乡音》,作品分为《乡景》《乡情》《乡恋》《海韵》几辑。他这位土生土长的日照诗人,东港区文学事业的领军人物,用律诗绝句与各种词牌吟唱乡音,记录日照发展变化,作品蔚为大观。溯之的诗词《山海行》,李富晔和张浩的一些散文,也都有此类主题,各有妙处。


二、追溯历史,审视根脉


历史是人类的旧时踪影,藏有丰富的人类活动轨迹、生存经验与文化成分。作家们普遍对此痴迷,热衷于溯源而上,追索历史真相,审视文化根脉。《海曲文学》丛书的作者们也是这样,他们深入研究本地历史与人文景观,将日照的文化“家底”告诉读者。张永军的《我所了解的石臼所》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他以异乎寻常的热情,大量查阅资料,走访当地老人,将石臼所的前世今生详详细细地写了出来,让此书的价值不只在“文”,更在于“史”了。林丽的 《走遍东港》系列,一气写了十几件“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人长见识,饱眼福。张浩是“80后”年轻作家,却对历史非常痴迷,文章中屡有新的发现与新的见解。“追根日照千年事,谋略文章百渡槎”,辛崇发的这两句诗,也可以视为这些创作活动的总结。


三、记录旅程,描绘风景


李富晔是日照实验高中教师,曾参加援疆工作,到麦盖提县支教两年。他在《从家乡出发》这本书中,以多篇文章记录了在新疆的所见所思。读着读着,我们耳边会响起刀郎木卡姆的乐曲,眼前会晃动着维吾尔族男女的舞姿,忍不住拍案赞赏。尤其是读到《麦盖提的驴子》这一篇,见他亲手给一头驴钉掌,而后那驴跳到一边大叫,让人忍俊不已,同时也慨叹富晔先生在新疆对当地人的生活投入之深、了解之广。从辛崇发、林丽、张浩等人的作品中看到,他们这些年来走了全国的许多地方,可谓履痕处处。每到一处,他们都仔细观察、用心体悟,而后撰文赋诗,将自己的见闻与心得写了出来。《心之所向,素履所往》是王海瑛作品集的书名,表达了她对这个世界的态度。她经常将一颗心缱绻在众多花木之间,感受四季轮回变化,文笔清丽,沁人心脾。“万里江山来醉眼,九秋天地入吟魂”(宋•王珪《游赏心亭》),古人的游吟传统,在《海曲文学》丛书作者群里得到了接续。


四、书写亲情,感悟人生


人世间,最珍贵的莫过于亲情,表现亲情的诗文也在这套文集中占据了好多篇幅。辛崇发的《父亲节前因梦生吟》只有四句诗:“梦里依稀腰背弯,解巾擦汗又挑担。随行百里心流泪,感悟人生那座山。”让人读罢,眼前矗立起一个山一样的父亲形象。贺培美、林丽、王海瑛这三位女作家,都是饱蘸深情写父母,写亲人,用生动的细节表达细腻的情感。贺培美甚至祈愿:“来世还做我的父亲,好吗?”孝女情怀,感人至深。王海瑛的故乡在四川,难以见到亲人,她想到,“也许,对于如鲠在喉的想念,最安全的降落,就在文字里。‘也许,有些东西,可以通过写,被转化,或疗愈’”。于是她写了一篇又一篇,用文字疗愈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痛。她们还以女性特有的敏锐感觉,去品味生活、感悟人生,在日常生活中体会永恒,在平庸中品出诗意。林丽的一些“千字文”,篇幅很短,多有留白,却表达出她的娴静心境与精神追求,十分耐读。


五、唱酬对话,谈文论艺


诗词唱酬,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举,当今一些诗人也乐此不疲,在辛崇发、秦溯之的书中,都有这类作品。他们与友人唱和,在交流感情、议论事物的同时,也较量着写诗技艺,可谓玄机微妙。围炉夜话,则是旧时文人喜欢的聚会方式,当今有了供暖设备,不用围着炉子说话了,到一起品茗聊天却很常见。如果是有品位的人,加上有品位的对话,记录下来,那就有些价值了。林丽的集子里,有几次这样的对话记录,她命名为《清净谈》。“清净”二字,颇有禅意。看他们的对话,便会了解海曲小城一些文人之雅举,了解他们的人生态度与艺术观念。《海曲文学》丛书中,还收入一些作者的评论文章,他们对外地或本地的作家作品予以剖析,表明看法,对文学创作的繁荣有促进作用。溯之的一些诗作如《听琴曲》《怀王大令》《吊刘勰》等等,更是以深厚的文化修养,对古琴艺术、书法艺术以及刘勰的文学成就等高度褒扬,思接千古,酣畅淋漓。

《海曲文学》丛书,作品过千,选材与主题丰富多样,我在这里不可能做详细归纳,读者展卷,自会领略。总之,这套丛书的出版,是东港区作家协会的一项重要的文化工程,是东港区作家实力的一次集中展示。我祝贺这套书的出版,祝文友们在今后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为海曲文脉的接续与强壮再立新功!

(作者系中国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原副主席、日照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作家协会原主席,日照市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海曲文学》丛书综述 




 





刘  杰



日照,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因“蓝天、碧海、金沙滩”而享誉世界。日照古称“海曲”,其地域主要就是现在的东港区。“海曲”之于日照,犹如“金陵”之于南京,“齐鲁”之于山东,代表了这里深厚、独特的历史文化。东港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距今四五十万年前,人类祖先就在这里繁衍生息,境内有古代名人姜太公文化遗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农民起义领袖吕母起义旧址——吕母崮亦在于此地。

东港区建区三十年来,在经济跨越发展的同时,文化事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年轻而有活力的东港,已成为黄海岸边一颗璀璨的明珠。近年来,东港区大力发挥主城区、驻地区优势,坚定不移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深入研究落实新发展理念的东港路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曹丕曾言,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文化繁荣对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重要作用。山海之间的海曲大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丰厚的历史文化涵养了一代代文人志士。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今天,又涌现出了一大批情洒海曲大地,讴歌伟大时代的文艺工作者,他们创作出了兼具思想性、艺术性的文学作品,涵盖了古典诗词、新诗、散文、小说、报告文学等各种文体,对东港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力和巨大的推动力。

为更好地传承和保存海曲文化,在东港区委宣传部、区文联的关心支持下,东港区作家协会经过一年多的酝酿筹备,编纂出版了这套《海曲文学》丛书。这既是总结东港区文学成就、泽被当代之盛事,也是延续文脉、以传后人之幸事,更是展现文人风骨、弘扬时代精神之大事,是当代海曲文化的一个标志性事件,值得祝贺!

中华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然而高山不拒微草,大海不拒百川,《海曲文学》丛书就正是那一棵棵小草、一股股涓流。海曲大地历来不乏文化巨子,南北朝文学评论家刘勰,著有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文学理论巨著《文心雕龙》;金代状元礼部尚书张行简(东港区日照街道人),礼学建树突出,著作颇丰;明代状元焦竑(东港区西湖镇人)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物理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东港区涛雒镇人)闻名于世,他的人文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

“人与星相聚,天随海共宽。”东港区设立后,东港区作家协会于2003年应时成立,并创办了《海曲》刊物,之后又创建了《海曲风韵》公众号,还汇聚了一批有志于文学的爱好者和写作者,文学创作立足实际,关注社会、关注民生、关注时事,格调高雅大方,文风朴实流华,用笔求实厚重,内容紧随时代,获得社会各界好评。

《海曲文学》丛书编选了八位作者的专辑和七十多位作者的合集,共九本。所选作品多是在省级以上刊物和平台发表或获奖的具有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优秀作品,荟萃了各位作家的文学精品,集中展示了东港文化建设的丰硕成果。

文章的作者分布在各行各业,他们积极投身火热的生活,抒发心灵美感,感悟人生价值,提升社会境界,汇聚发展正能量。他们用笔触描绘时代的变迁和发展,他们用激情讴歌东港改革开放的成就与辉煌,他们为东港的建设和发展鼓与呼贡献了文学的力量。


(作者为中共日照市东港区委常委、宣传部长)




  目 录 




 




第一章  乡土芬芳


小镇陈疃  /  3

五道姑 五姑洞  /  10

村头,遥望尖垛  /  17

水库北岸有北疃  /  21

近乡情更怯  /  25

沈疃的前生今世  /  28

我的陈疃中学  /  32

回陈疃  /  47

牛顶头  /  53

麦收  /  56

假酒真情  /  58

香椿树之思  /  60

母亲的胡同  /  63

清脆清脆的玉米花  /  69

又听卖豆腐的吆喝声  /  72

一顿饱饭五篇  /  82

茶在后村  /  99

守护乡愁  /  102


第二章  第二故乡


麦盖提在哪里  /  111

麦盖提的阿曼尼莎汗  /  115

麦盖提刀郎木卡姆  /  119

麦盖提的驴子  /  123

麦盖提的月亮  /  128

麦盖提的沙尘暴  /  133

麦盖提时间  /  139

苜蓿,这就是苜蓿  /  142

在麦盖提,与孩子们相遇  /  147

在麦盖提,两只狗还好吗  /  151

梦里康西瓦  /  156

你不是塔吉克人吗  /  160

日照,不负  /  165


第三章  背起家乡


回望地平线  /  171

又见陈老师  /  175

微山湖上静悄悄  /  179

春天,遥想纪王  /  183

昆明之懒  /  189

贵阳之阳  /  191

成都之闲  /  193

从郊野公园到西南联大  /  195

与浩天旧书店相遇  /  199

兰州,黄河  /  203

今夜,在交河废墟  /  206


第四章  家乡芦苇


下水作文  /  215

闻过则喜 进身之阶  /  218

发现生活之美 创造美之人生  /  220

失踪的二叔  /  223

重读《小猫钓鱼》  /  228

惟有饮者留其名  /  233

西窗  /  244

书桌  /  246

一路书香  /  250

回首教研路  /  256

一次“封闭教育”  /  262

传送生命的气息  /  268

知更鸟停在窗台   /  271

蹲在池边听涛声  /  275

扣在我头上的网子  /  277

白天、黑夜,荒诞、真实  /  280

对“草民”精神世界和生存体验的追问  /  285

病,是朋友  /  291

一株成长的芦苇  /  297


后记: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 阚美玲  /  312







 李富晔  :小镇陈疃




 





初冬,周末,坐上去省城的客车,疲惫的我随着车子的晃动,迷迷糊糊睡着了。

“陈疃,到陈疃了!”硬得很、土得很,浓浓的乡音,更亲得很。乡音蕴含着家乡的基因,散发着家乡的味道,飘进我的梦中,唤醒了疲惫沉睡的我。我隐约看见前面有个人向外张望着,他是陈疃老乡了。

车子疾驶在水库大桥上,水库岸边青草的气息吸引着我,曾经奋力挣脱家乡的我,心灵已经跋涉在回家的田间小路上。

坐在车上,往南看是浩渺的日照水库,这个水库悄然把陈疃最肥美的土地淹没在水里,把陈疃最动人的故事湮没在历史的长河……

日照水库也淹没了日照第一座现代化的钢筋混凝土大桥——沈疃大桥。大桥早已被世人淡忘,只是老人们还偶尔说起关于大桥的故事:

一个走南闯北的外乡人坐在桥上抽烟,看见一群孩子在桥上玩,便童心大发,从兜里掏出一颗糖,对孩子们说:“熊孩子,我问个题,谁回答上来,糖就奖给谁。”老人问:“你们整天在这大桥上玩吧?”孩子们异口同声地说:“当然啦。”老人笑眯眯地说:“谁知道这座大桥有多少个桥洞呀?”孩子们傻了眼,无奈地看看糖果,突然其中一个孩子把老人手里用竹根做的烟杆抢了过去,藏到身后,说:“老爷爷,您天天用这个烟杆抽烟吧?”老人说:“当然啦,烟杆比你爸爸的岁数都大呢!”孩子说:“那您能说出烟杆有多少节吗?”老人缕着胡子摇头了,笑了。

往北看,在雾气氤氲中依稀看到高峻的五姑洞、尖垛、平垛,那座20世纪70年代末建起来的影剧院成了一只沉睡的苍鹰,栖息在镇驻地的制高点。20世纪80年代影剧院红火了好一阵子,我在那里看过《少林寺》《三毛流浪记》《高山下的花环》等,也看过杂技、茂腔等,如今影剧院早已落寞,唯有门前两棵繁茂的雪松相依相伴。

小镇陈疃,不可避免地与我的命运相连了……



日照很多乡镇有着千年的历史,而20世纪70年代初建立起来的陈疃公社,后来演变成东陈疃乡,后来晋升为陈疃镇,看似好像没有什么炫耀的历史,其实单说我们北鲍疃村,村东有3500年前商周聚落遗址,出土了夹砂褐陶绳纹鬲足、绳纹罐口沿等文物;村西有规模不小的汉代墓群,出土了大量铜钱等文物。更不用说在日照水库蓄水之前,沈疃交通发达,商贾云集,文化深厚,是日照最大的旱路码头。

1959年日照水库蓄水这一年,陈疃的历史在这里拧了一个节,陈疃把珍贵而厚重的历史封存在水库深处,千千万万陈疃人离开了世世代代耕耘的家园,远走他乡,日益忙碌的人们已经无暇打捞这些凄美的故事了,年轻人更是面朝远方面向未来。如今,陈疃人已经遍布天南海北,在日照城关街道就有一个叫新村的村子,就是20世纪60年代初从陈疃移民去的;到内蒙古、黑龙江等地,我都遇到过因水库而移民的陈疃老乡。

陈疃是一方小小的水土,面积不足80平方公里,是库区山乡,在这方窄仄的土地上,生活着3万多父老乡亲。陈疃,如今有335、222两条省道在此交会,有日兰高速公路贯穿东西、潍日高速公路正在修建。在我小时候,公路两旁是高高的、枯瘦的槐树,每到秋天,我们小朋友会带着竹竿捉拿一种叫“豆虫”的虫子,然后回家炒着吃,如今老家难以见得到槐树了,那种豆虫也随之消失了。十几年前,公路由土路变成了柏油路,两边种植的是低矮的我也叫不上名字的绿化树。陈疃,北依五莲山脉,南朝日照水库,好风好水。水是生命之源,鲍疃河、陈疃河、三庄河等诸河相会在陈疃,温润着陈疃的苍生,陈疃的子民们具有了水的灵秀,山的坚韧。



孩提时代,我认为我们村是整个世界的中心,而村子的中心就是那个放电影的广场,广场的中心就是安放电影机的地方。小时候看电影,眼巴巴地看着围坐在放映机周围的那些有头有脸的人。能够靠近那个世界的中心,是我小时候最大的梦想。

五六岁的时候,在春天里,母亲牵着我的手,到了公社驻地——陈疃,那是我第一次赶集,第一次到公社驻地。从此我明白了,世界的中心不是我们村子的大队院,而是陈疃,是大集,是那个油条摊子。我的世界中心转移到了集市,那是一百个不情愿的,有些抗拒,因世界中心不在我身边;我有些高兴,因我到了新的世界中心。后来我发现,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世界中心呀,就是自我。而摆脱这个所谓的中心,并不容易。

集市,给幼小的我无尽的乐趣、无尽的遐想,集市上汇集了那么多好吃的,那么多好玩的,那么多好看的。村子里有的东西公社都有,而驻地很多东西都令我们好奇,如我们村子里的茅房不分男女,而驻地的茅房就叫厕所,还分男女,厕所里有着村子里茅房没有的浓烈的气味,直入五脏六腑……我总是苦苦地追问,一群群的活泼的小猪从哪里来的,一筐筐诱人的苹果又到了谁家的饭桌……形形色色的人聚到集市上,又去了哪里。

那个陈疃大集早已模糊在记忆的深处,关于陈疃的故事已经越来越远,可是细细想想自己走过的路,看看别人走过的路,总认为一个人无论离开家乡多远、多久,最值得回忆的日子、最神秘的日子、最真实的日子、最纯粹的日子,还是童年。而与童年相连的乡愁总是牵动着人生最敏感的神经,当我焦虑无助的时候,想起童年,想起父母,想起家乡,我就会无有恐惧。



80年代中期,在父母的瞩望下,我离开村子到公社驻地上初中了。周末,对镇驻地好奇的我,到机械厂门口捡过废角料,到邮电所偷过胶水,到医院捡拾纸盒当文具盒,去自行车车行找过小钢球,去兽医站看过骟猪的,到供销社买过咸菜……我第一次下馆子,是同学杨延光领我去的,他花两角钱买了一碗面条,我们一起吃,我还记得那碗面条上漂着几片薄薄的肉,点缀着些绿绿的芫荽,散发着清清的香气,还令我骄傲的是那个掌勺的大厨是我们村子的,当然那个大厨压根就不认识我。

上初二的时候,在供销社的东边开了一家书店,书店里主要有几十种杂志,每到周末我都会去看书,当然很少买书,我阅读的起点就是那个简陋的小书店。而买一些学习资料等书,还要到20里外的三庄新华书店。

理发,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在小时候是一件令我惊恐的事,剃头刀子在我的脑袋上游走,稍不注意就会刀下留痕,而时间长了不理发,就会长虱子。到了初中,我不再喜欢用剃头刀子剃的“茶壶盖”了。初中毕业时,我攥着一角钱走进理发店,那是我第一次用推子剃头,用推子剃头的感觉美妙,理完后,师傅用宽大的手给我洗洗头,然后用满是汗臭味的毛巾擦擦,再用梳子梳梳,本来凌乱的头发变得整齐了,那次理发是一个仪式,是一个宣言:我长大了。只是本性难移,我还是个邋遢人,即使我的结婚照也是头发凌乱,以至一个学生给我留言:老师的头发是鸟巢,鸟巢里栖息着家乡的麻雀。



后来,到20里外的三庄上高中,我才慢慢知道,陈疃西边的三庄,相传说是《文心雕龙》作者刘勰的故里;北面的街头,有全国乃至世界有名的无人商店;东面的南湖镇,有闻名遐迩的会稽山;和南边搭界的西湖在明朝出了个状元焦竑。好一阵子,作为一个陈疃人,我感到自卑。进入新世纪,周围的乡镇像时尚的贵妇人闪亮登场,而陈疃依然在灯火阑珊处。其实,作为库区的陈疃,作为山区的陈疃,是一个任劳任怨的母亲,默默奉献,而陈疃人也勤勤恳恳,不事张扬。

跌跌撞撞,我走进了大学,离家远了,视野宽了,开始小心地张望着这个世界,也参加过不少活动,到过不少地方,无论如何也摆脱不了与生俱来的拘谨和忐忑。大学毕业后,先是在三庄工作,因受到母亲去世的打击,我浑然不知自己的方向,甚至无尽的失落。后来,懵懵懂懂地回到母校陈疃中学教书。故乡是母亲,不嫌子丑,不拒绝任何一个她的孩子,当然也接纳了虽落魄但没失魂的我。

我回到老家陈疃成了家,安了家,有了女儿。2001年夏天,我作为镇党委通讯员,有机会走进陈疃的每一个村落,搜集了很多民间故事,懂得了农民的甘苦,懂得了陈疃的沉浮……我也见证了陈疃的蜕变,河流的改造,商业街的兴起,妇女们开始把黑发染成了红色,家家户户开始安装网线,开始从网上购物,通过网络卖地里的产品。



后来,我进了城,一开始不适应没有小菜园的家,我更多蜷缩在书房里,也很少回老家。偶尔回老家,镇上的每条小巷,老家废弃的老院子墙头上的枯草,毫不计较我的健忘与冷漠,都一如既往地安顿着我的情感,抚慰着我的灵魂。

五年前的一个夏天,老家一个朋友到我家,捎来了一些叫蓝莓的水果,那是我第一次吃这种很野性的东西,这位老乡说,村子里种了几百亩呢,并开始炫耀着这种水果的神奇、尊贵,说村子闲散的人可以到蓝莓园里打工挣工资了,荒山变绿了。宽厚的陈疃大地,很快接纳了蓝莓这新朋友,陈疃现在成了“蓝莓之乡”,成了“莓香小镇”,也呼应了陈疃历史上的旧称“观兰乡”。日照水库搬迁之后,本分的陈疃人为了填饱肚子,在山头上春种秋收,勤劳的陈疃人在土地上作过不少文章,80年代发展过山楂,90年代种过万寿菊,2000年前后尝试种大姜,也曾搞过养殖……然而,陈疃人是顾全大局的,他们为了市区饮用水的安全,不得不忍痛放弃开始致富的一些工农业项目!

我们像候鸟,在到处奔波,每个人都有自己精神的小镇,小镇是灵魂休憩的家园,正如一个学者说:“人类充满劳绩,但还诗意地栖居于大地之上。”

如今,山清水秀的小镇陈疃正走向现代文明,陈疃进入一个新的节点,陈疃15个库区村的老百姓将告别低矮阴暗的房子,将会聚到镇上,一起住进宽敞明亮的楼房;将凝聚在一起,将开启崭新的生活,共同过着前人没有过的日子。日照水库周围也将成为生机盎然的湿地,陈疃将成为鸟的乐园、花的海洋,陈疃将守护着市区饮用水的安全,陈疃在奉献的同时将得到更多的回报,陈疃的每一个村落在发展的同时,将依然留存着乡村的元素,宁静而朴实,谦卑而真诚。

……

冬日降临,阳气复生。

车子载着人们向远方疾驶,远离家乡,小镇陈疃很快隐退在群山中。我的泪来了,我把脸贴在冰冷的玻璃上,朝向陈疃那个方向张望、张望。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