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新闻详情

周长风:从十大赞美语认识济南--2024年4月14日第53期山东女散文家沙龙活动小结

日期:2024年04月22日 浏览:1095



 

3dba9747b28c8ae7b2858301d878eae8.jpg

主讲嘉宾:周长风,济南日报高级编辑,济南市政协智库专家,长期致力于济南地域文化研究,著有《老舍与济南》《流连在济南时光深处》《赵孟頫〈趵突泉〉历代次韵诗辑注》《大明湖历代楹联辑注》等。

 


人间最美四月天,泉城济南草长莺飞、桃红柳绿,4月14日上午在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议室,周长风老师选取了十条最脍炙人口的济南赞美语,从这一独特的视角为我们解读济南的历史文化,兼及在当代的传承,使大家对济南有了新的领悟和希望。

1、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2、齐多甘泉,冠于天下。

3、济南潇洒似江南。

4、有心长作济南人。

5、济南山水天下无。

6、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7、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8、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9、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10、泉城自古是诗城。

be6e160d7094c7b4ae84db1ad25abee6.jpg

本期活动由山东女散文家沙龙副主席兼秘书长刘东妮主持


周老师认为一个城市赞美语的多少,特别是传播空间的大小和传播时间的长短,反映了一个城市的历史、风貌和地位。

这十条赞语中有我们都耳熟能详的,也有不太了解的,那你清楚它们的来龙去脉吗?不如让我们一起且听周老师详解。


一、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这是杜甫《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里的句子。

东藩驻皂盖,北渚凌青荷。

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

云山已发兴,玉佩仍当歌。

修竹不受暑,交流空涌波。

蕴真惬所遇,落日将如何。

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

这两句诗,在今人的理解中,前一句以点带面,说明济南历史悠久,在齐鲁之邦占有显赫位置;后一句以“名士”泛指各界知名人士,这也是后世对“名士”词义的泛化,用以夸赞济南自古至今名士辈出,名士云集,乃人文渊薮。前一句是后一句的有力衬托。仅此两句诗,济南就应该为杜甫塑像,最好在大明湖历下亭旁,最好是与李北海、蹇处士饮酒赋诗的群雕,而蹇处士便是济南名士的代表。

清代大书法家何绍基书写此联置于历下亭,由那时到今天,吸引海内外多少游人访客观瞻。名亭、名诗、名书,相互辉映,美誉叠加。


二、齐多甘泉,冠于天下

名列“唐宋八大家”的著名文学家曾巩是江西南丰人,宋熙宁四年(1071)六月来到济南做齐州知州,当时官府没有接待来客的馆舍,于是曾巩便在趵突泉附近,利用拆除官府废屋所得物料,建造了历山堂和泺源堂,并作《齐州二堂记》。记中写道:“齐多甘泉,冠于天下,其显名者以十数,而色味皆同。”


三、济南潇洒似江南

这句诗出自北宋江西诗派开山鼻祖黄庭坚(号山谷道人),于元丰元年(1078)所作《同世弼韵作寄伯氏在济南兼呈六舅祠部》一诗。历史上并没有黄庭坚来过济南城的记载,他对济南风景的认知主要来自亲人寄自济南的书信和诗作。

《次韵寄李六弟济南郡城桥亭之诗》共34句,其中写道:“济南似江南,旧见今不疑。洗心欲成游,王事相夺移。”意思是“以前就听说过济南似江南,如今在济南的亲人给我证实。一心想去游赏,无奈官身不由己”。熙宁八年(1075),时任齐州掌书记的著名文学家苏辙,在《舜泉诗并叙》也曾写道:“闻济南多甘泉,流水被道,蒲鱼之利与东南比,东方之人多称之。”“东方”,指齐鲁之地。由此可知,在黄庭坚之前,“济南似江南”即是南方人和北方人的一致看法。

自黄庭坚之后,“济南潇洒似江南”便成了世人特别是济南人的口实,甚至夸赞济南胜过江南。如元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济南人张养浩《登历下亭》诗句:“风烟谁道江南好,人物都传海右高。”

清代刘鹗在《老残游记》第二回“历山山下古帝遗踪  明湖湖边美人绝调”正文以及所附自评里,甚至分别写道:济南府“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黄山谷诗云:‘济南潇洒似江南。’据此看来,济南风景犹在江南之上。”

著名文学家郁达夫1934年所作《青岛、济南、北平、北戴河的巡游》写道:“第二日照例的去游千佛山、大明湖、趵突泉、金线泉、黑虎泉等名胜。自然是以家家流水、户户垂杨的黑虎泉(现在新设了游泳池了)一带,风景最为潇洒。”

当周老师说到这里,在座的文友大都表示对这句赞语不太熟悉,但又特别喜欢能把济南当做一个人,一个气度非凡的人来赞美。

周老师也表示济南人不常说“潇洒济南”挺遗憾,“潇洒”多么美好、令人浮想联翩的字眼,放眼全国,哪个城市曾冠以“潇洒”?我们应该像反复使用“泉城”一词一样,让“潇洒”成为济南的专属城市形容词,为四海宾朋铭记,也激励我们永远保持城市的潇洒风度。

文友纷纷表示赞同周老师所言。

 

四、有心长作济南人

金元时期的著名文学家、太原秀容(今山西省忻州市)人元好问,金明昌五年(1194)5岁时曾随父亲到过济南。金代灭亡的第二年,蒙古太宗七年(1235)七月,他终于再次游历济南,前后长达20天。他在《济南杂诗十首》(之一)写道:“儿时曾过济南城,暗算存亡只自惊。四十二年弹指过,只疑来处是前生。”身为前朝官员,经历了鼎革之际家破国亡的种种磨难,再次来到儿时记忆中的美丽城市,既有恍若隔世之感,又有莫名的亲切之情。济南佳胜湖山的陶醉、美好往事的回忆、劫后思安的渴望、呼朋携友的欢愉,在这四重加持下,元好问《济南杂诗十首》(之十)写道:“看山看水自由身,著处题诗发兴新。日日扁舟藕花里,有心长作济南人。”

他还在《历下亭怀古分韵得“南”字》一诗中赞道:“承平十万户,他州隔仙凡。”意即与其他州郡相比,和平时期济南的十万户人家,那就是居住在仙界。

元好问在济南时,进士解飞卿陪同十几天,元好问为其画作赋诗《题解飞卿山水卷》:“平生鱼鸟最相亲,梦寐烟霞卜四邻。羡煞济南山水好,几时真作卷中人。”

周老师感叹:一个经多见广的大文豪都如此叹羡济南山水而梦想移居,作为一个济南人该是多么幸运和得意!

是啊,闻听此言文友们不由开怀畅笑。


五、济南山水天下无

元代著名历史地理学家、方志编纂家于钦所著《齐乘》,是现存最早的山东地方总志。该书卷一“历山”条写道:“历山南属泰山,东连琅邪,崇冈叠嶂,脊脉不断。钦尝有诗云:‘济南山水天下无,晴云晓日开画图。群山尾岱东走海,鹊华落星青照湖。’此济南山势也。”

清代济南著名诗人王苹,康熙三十五年(1696)客居北京时,在《长安春日遣怀六首》(之六)的前八句写道:“济南似江南,山水天下无。两语胜概传,怀哉好家居。鹊华刺青天,泺河绿模糊。垂杨二十里,夭桃一万株。”诗中的“两语”即指黄庭坚的“济南潇洒似江南”和于钦的“济南山水天下无”,由此也可窥斑知豹,这两句诗在清代已是人们常常说及的济南赞美语了。


六、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

于钦在《齐乘》卷二写道:“钦尝拟《会波楼记》,略云‘济南山水甲齐鲁,泉甲天下。盖他郡有泉一二数,此独以百计。’”

“济南山水甲齐鲁”这句话的意思,元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赵孟頫也说过。至元二十九年(1292)赵孟頫出任同知济南路总管府事,抵济后即给亲家季宗元写信道:“济南山水之胜甲于山东。”

“泉甲天下”意思实同于宋代曾巩所说的“齐多甘泉,冠于天下”。于钦在前面加了一句“济南山水甲齐鲁”,两句形成层递关系,不仅推崇济南山水在齐鲁之邦的至尊地位,而且以此衬托泉水是济南山水的至美,在天下各地的泉水中无与伦比。


七、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嘉庆九年(1804)七月,铁保与刘凤诰(号金门)等人在大明湖北岸小沧浪宴集,席间刘凤诰作此联句。铁保书之,上联书有题记:“甲子七月,偕金门学使小集大明湖,金门得句,遂书之以纪一时师友雅会,觉湖光山色亦叹兹游也。”下联署“梅花庵侍者铁保”。

铁保比刘凤诰年长九岁,刘凤诰考取进士时,铁保是会试副考官,故二人有师生之谊。刘凤诰请铁保书写,乃是表示对他的尊敬。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作为济南的赞美语200多年来历久弥新,长盛不衰,唯有“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可以比肩方驾,较刘鹗《老残游记》里赞美济南的名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或更为今人提及。


八、家家泉水,户户垂杨

刘鹗于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在上海《绣像小说》杂志,以笔名“洪都百炼生”发表著名小说《老残游记》,其第二回写老残(人物原型即刘鹗本人,“老残”亦刘鹗别号)“要往济南府去看看大明湖的风景”,从古千乘(位于今山东博兴西北)“动身上车去了。一路秋山红叶,老圃黄花,颇不寂寞。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随后刘鹗以大量篇幅和精彩文笔描述了济南。

 

九、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

老舍《济南的冬天》长期入选初中语文教科书,影响极其深远。而对济南城最概括最经典的赞美语,则出现于《济南的秋天》:

“请你在秋天来。那城,那河,那古路,那山影,是终年给你预备着的。可是,加上济南的秋色,济南由古朴的画境转入静美的诗境中了。这个诗意秋光秋色是济南独有的。上帝把夏天的艺术赐给瑞士,把春天的赐给西湖,秋和冬的全赐给了济南。秋和冬是不好分开的,秋熟睡了一点便是冬,上帝不愿意把它忽然唤醒,所以作个整人情,连秋带冬全给了济南。”

老舍不同于前人之处,一是他不着眼于山水、清泉、荷柳、名士、民居等景物和人文元素,而别出心裁着眼于季节;二是将济南放在世界范围内加以比较。1929年夏天,他结束了英国的工作,在欧洲大陆旅行三个多月,到了法国、荷兰、比利时、瑞士、德国和意大利,所以瑞士的夏天,老舍不久前亲身经历过。他的这种国际视野是前人不会有的;三是他的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也完全是现代的,与古人迥异。

老舍对济南的贡献,若论文章,应是进入小学与中学课本的《趵突泉的欣赏》和《济南的冬天》;若着眼整座城市选一句话,无疑这句赞美语是最令人感动和激赏的。


十、泉城自古是诗城

这是徐北文先生的诗句。

徐北文先生在《济南简史》(1986年齐鲁书社出版)的前言中说:“一座城市,著名诗人代代出现而又如此众多,为古今中外所少有,故济南又有‘诗城’之雅名。”

山东社会科学院知名学者贾炳棣在《“淙淙鸣玉听流泉”——读徐北文先生〈济南竹枝词〉》一文里说:“称济南是‘诗城’,是先生的首创,并得到国人的认可。称济南是‘诗城’,完全符合济南的历史状况,深刻挖掘并高度概括了济南文化的内涵,提升了人们对济南的认识,这是先生对济南文化的一大贡献。”此语当属确评。

周老师说这句赞语不像大多数赞语着眼于济南的自然造化,而是着眼于济南的历史人文,与第一条杜甫的赞语首尾呼应,但是它又使用了出现于当代的济南雅称“泉城”,从而点出济南最珍贵、最美丽的自然禀赋。

“才华横溢泉三股,字吐珠玑水一泓。多少诗人生历下,泉城自古是诗城。”诗的第一句和第二句,把趵突泉与珍珠泉比作“才华横溢”“字吐珠玑”的诗人,将泉水与诗人合二为一,第三句由前两句的描写转入叙述与感叹,第四句升华为精彩的议论与观点。“泉城自古是诗城”,仅仅七字便将济南的古代与当代、自然与人文完美融合,一体呈现,非有大学问、大才华、大格局而不能为。它必将作为城市的骄傲与荣光,永远激励和鼓舞世世代代的济南人。

c2854b82d84cd0ff4b1cf24d309d7855.jpg

山东女散文家沙龙主席,大众日报高级编辑、《丰收》副刊主编刘君听到“泉城自古是诗城”这句赞语特别感动,她说感觉一位才华出众、俊逸、儒雅、清新,有泉水气质的一个人就站在我们面前了。

著名作家李心田之女李露也说:听了周老师的讲解我才如此深刻地了解了济南这座宝山,也重新认识了济南,也为我是济南人而骄傲。

山东女散文家沙龙副主席王力丽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济南人,觉得很惭愧。一个是没有细细的研究济南的历史和文化,再一个是作为一个能写字的人,也没写很多宣传济南,宣传泉水的文字。接下来会更加关注我们居住的城市,感谢周老师为济南所做的一切。

山东女散文家沙龙副主席、《农村大众》高级编辑刘秀平接过来说道:周老师架起了一座桥梁,一座从古到今的桥梁。

齐鲁晚报原副刊部主任李秀珍说:文化靠做不靠说,周总写了大量关于济南的专著,在我们晚报也发表过不少,城市宣传特别需要周总这样的人。

军旅作家王田田也感触的说:我们总喜欢去远方寻觅山水田园,却总是忽略了熟悉的风景与身边的美好,这些藏在书页里的城市名片,被周长风老师以历史文化学者的敏锐与严谨,爬梳洗剔,煮酒烹茶,标注出一座古老城市的文化地标,功莫大焉。生于斯,长于斯,天天浸润在这春天般的诗意里,感念这如金子般厚重的赐予,在每一个诗心点亮的春天,重新爱上济南。

周长风老师说:我们谈历史文化,不只是沉浸在回忆往日的荣光中,而是要把文化资源更好地利用起来,把济南建设得更好。

山东省政协民声连线智库成员徐可顺:2020年,我通过“民声连线”写了一个百姓提案《给齐鲁名人安个家》,山东省政协公众号刊出,办公厅列为第一号优秀百姓提案表彰,之后,在齐鲁晚报,济南日报相继发表。当下,我们需要做的,就如同周总所说,立碑也好建纪念馆也好,留下来可触摸、可观赏、或可影视播放的也很好。

济南古城保护志愿者吴明生在护城河边,泡在泉水里长大,对泉水有着更深切的情感,也做了很多宣传工作,写了多篇有关泉水的美文,她感叹:济南不仅是历史底蕴深厚,更是天下无双的泉城,满城欢唱的泉水让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推窗青山入怀,开门护城河环绕,举杯盛满甘甜的泉。这就是生活在济南的幸福。

《大众日报》培训总监、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逄春阶分享:听了周总的讲解让我想到了孔孚先生,想到了黑虎泉边的石头上刻着的孔孚先生的诗《答客问》:请教泉有多少?去问济南人的眼睛吧。愿闻济南人的性格,你去问泉水吧。孔孚先生的另一首诗《泉边》刻在了五龙潭公园:掬一捧泉水,洗一洗眼睛,心也绿了。孔孚先生的儿子孔德平也写过一个对联:月色临窗/里清照/外也清照//泉声入户/心弃疾/眼亦弃疾。这是孔德平先生写的《济南印象》中的一句,通过人名的转换和风景的描绘,展现了济南的独特魅力,如果也能刻在济南的某处风景区那就更好了。

周长风老师说:“泉城”两个字就是出自孔孚先生笔下,这是先生对济南最大的贡献,1957年孔孚先生一系列“泉城”诗发表后,得到山东特别是省城文艺界、新闻界的认同与跟进,许多作者在作品里也开始使用“泉城”一词。

ab428268849381c2519b6a9b45fe6a39.jpg

《大众日报》培训总监、山东省报告文学学会会长逄春阶接着说:“石韫玉而山晖,水怀珠而川媚”。周总的话打开了我们的思路,每个人都是玉,每个人都是珍珠,让我们拿起笔来写出济南的美。

山东女散文家沙龙主席,大众日报高级编辑、《丰收》副刊主编刘君总结到:听周老师讲座之前,你跟济南可能是一个熟人的关系,或者说是从陌生人到熟人的关系,周老师给我们补上这一课之后,你跟济南的关系可能就是从熟人到了亲人甚至家人的关系,这种关系的亲近就体现在对城市文化的理解当中。

周老师对于济南历史的了解,学识的渊博,做事的严谨,还有周老师的责任感都让我特别感动。周老师不但是文化的传承者,更是我们的榜样,文化一定要传承下去,才更加有意义,才会起到更大的作用,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努力把我们所在的城市文化传播开来,惠及更多的人。

主持人刘东妮做结束语:周老师从地理、历史、人文、自然、四季各个角度,解读了十大赞美语,这就从内在打开了对济南重新认识的一扇门,一幅幅美丽画面不断在我们眼前闪现,让我们内心有了很大触动。今天的沙龙活动到此结束,再次感谢周老师走进本期女散文家沙龙。我们下次再聚。


16b63417aa44794ce0ebad9a09553ea0.jpg

 

编辑:任延红

摄影:汤英璨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