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散文界/征文

先祖轶事纪略

作者:李清 日期:2020年06月18日 浏览:2083 原创

先祖轶事纪略

近日,家叔父恭岳先生编成《李氏族谱》一册,将济南市历城区北滩村李氏一族从始祖到二十世支脉繁衍罗列清楚,并撰写序言于前,简述先祖事迹。封二、封三为恭岳先生长子、家叔伯兄海燕先生题写两幅对联,其一为:“祖中宗德流芳远,子孝孙贤世泽长”,其二为:“祖德宗功千载泽,子承孙继万年春”。家父恭华先生曾多次对我口述先祖轶事,我零星有些记录,再对照恭岳先生《序言》所述,相互印证,撰写本文,以追先祖遗德,以启后生心智。

《序言》云:“钦祖弟兄有五,于洪武二年迁至北滩头村安居。钦祖为始,即一世,德配刘氏,生二子,长曰小成,是为长支,次曰壮儿,为次支。”

明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为平衡人口分布,政府组织了大规模德人口迁徙。“问我故乡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居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在此背景下,钦祖随移民队伍来至此地,因小清河南岸河沙淤积成滩,故名“滩头”。那时,红头苍蝇作怪,致使人烟稀少,土地荒芜。钦祖与妻子刘氏辛勤劳作,在河滩上耕种,庄稼年年丰收。不几年的工夫,家境渐渐好转,吃穿用度,应有尽有。钦祖夫妇育有二子,长子小成,次子壮儿。

眼看光景甚好,钦祖思念远在老家的老娘。几次通信相邀,老娘执意不来。钦祖夫妇商量,写一封诉苦信,把老娘诓骗来吧。于是,写下一封诉苦信:“娘啊,孩儿这里实在太苦了,水沟是冷的,沙河是热的,小清河的水是苦的,村南有个大白泉,地里的草长得一人高,你老人家快来看看吧。”老娘接到此信,实在放心不下,就凑足盘缠来到钦祖家。来到此地一看,老娘惊叹:“孩儿,你有福啊,来到天堂上了。水沟不冷,沙河不热,小清河里有鱼有虾,大白泉的水甜,还能浇庄稼,这是多好的地方啊!”从此,老娘就随钦祖安居此地。

那时,县上来了个新县令,巡查到白泉,见此泉水量丰富,周边土地肥沃,就要求滩头的农民改种水稻。这个县令是南方人,他从老家取来稻种,叫来一些会栽种的南方人做样子,教给育苗、插秧、除草、收割、脱粒、碾米等技术。自此后,滩头开始栽种水稻,变成了远近闻名的鱼米之乡。钦祖夫妇在白泉周边开垦了许多良田,也栽种了水稻,又沿着白泉河修筑了王坝、陈坝,保证了稻田的用水。所谓“坝”,就是在河上砸上几根粗木头,再填上土,把河水拦住,灌溉河两边的稻田。“王坝”“陈坝”就是姓王的、姓陈的师傅负责修筑,以留下纪念。当时,稻米的价格昂贵,是其它粮食价格的好多倍,因此滩头富裕起来,让周围四邻八乡羡慕不已,这才有了“金滩头”的名号。

《序言》云:“九世祖七院鳌,有子思敬,子相寰,生于明崇祯三年(1630年)五月二十八日申时,卒于清康熙五十三年(公元1714年)十二月初八日子时,可谓李氏家族中兴之祖,起始,家境殷实,岁稔年丰,人丁兴旺,人才迭出,大显兴盛之势。卒后迁茔村东,立碑记之。生有三子,长曰鼎凤,次曰鼎鼐,三曰鼎魁,尊为‘三鼎堂’。”

思敬自小聪明伶俐,长大后身材魁梧,勤劳憨厚。从东乡娶杜氏为妻,长相俊美,心灵手巧,知书达理。思敬夫妇和睦,勤俭持家,小日子红红火火。

一年冬天,天寒地冻,滴水成冰。庄户人家大都在家冬闲,玩乐为主。思敬一日不闲,不是外出捡柴拾粪,就是磨镰擦锄。杜氏也是在家洗洗涮涮,操持家务。一天,思敬背起箩筐到野外挖苇根,忽然发现芦苇地里积冰下有大黑鱼。他砸开冰,取出一条,足有三斤沉的大黑鱼还是活蹦乱跳的。思敬把黑鱼背回家,交给杜氏。杜氏一见,喜出望外,觉得财从天降。杜氏说:“这鱼咱不能吃,我去赶集卖了吧。”此后数天,思敬去砸冰取鱼,杜氏赶集卖鱼,积累下一笔钱。

第二年开春,杜氏赶集买牛,见有人贱卖一小黄牛。据主人讲是牛肚子大,可能里面长东西了。杜氏瞧了瞧,说:“我买了。”结果,这头黄牛买回家的第二天就生了一头小牛。不几年,思敬家骡马满圈,牛羊成群,鸡鸭满院,家境富裕起来。

思敬夫妇育有三子,为鼎凤、鼎鼐、鼎魁。杜氏意识到,孩子读书才有出息。于是,建私塾,请先生,让三个儿子读书识字,成为有文化的人。后来,三个儿子又生了十个孙子,也都识文断字,各具才干,处乡邻中当是出类拔萃。这家人取名“三鼎堂”,闻名乡里。思敬卒后,子孙为其在村东修建坟茔,立巨石碑。石碑上雕刻有花草树木,鸟兽鱼虫,精美细致,活灵活现。还刻记李氏十辈:“秉士又乃若,温良恭俭让。”此外,白泉湖留坝口地三顷,收成归公,祭祀思敬。

《序言》云:“次支鼎鼐,字次羽,德配孙氏,生四子,取名文龙、文登、文灿、文贵。长支文龙,字汲三,号朴庵,生于康熙年间,邑痒生,其文采卓茕,善诗文,与朋跻高山相交甚笃。高山,历城人,字居东,又字峙江,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恩科进士,历官福建布政史、巡视台湾监察御史。先祖文龙与其时有唱和。在济南湖西精舍,适值居东微恙,先祖即以《湖西精舍怀高居东》为题赠七律一首。诗曰:十里荷香中一亭,稻畦柳陌摩天青。草元何用识奇字,养病殊宜读内经。门掩寂寥秋听雨,窗临空阔看星。赠君此味无由寄,目送飞鸿入杳冥。诗载于《国朝山左诗续钞》卷四,亦见于《国朝历下诗钞》卷一,今可查。吾以为,凡先祖之功绩,皆为后辈之荣耀。故详录于此,以激励族人及苗裔。文龙先祖卒后,后辈请丹青绘像,每到祭祖时节,即悬挂画像轸念,画像上端即录其诗,并配楹联曰:一生肝胆如星斗,二老风流入画图。后辈敬仰奉祀,代代传承,至十八世吾祖父温经暮年,焚之。”

思敬、杜氏育有三子:鼎凤、鼎鼐、鼎魁。三子各自娶妻成家后,杜氏病故,思敬续娶王氏为继室。王氏持家才干较杜氏略有欠缺,三房儿媳渐渐出现矛盾,闹家务。老大媳妇事事抢先,蛮横无理,老三媳妇伶牙俐齿,投机取巧,只有老二媳妇孙氏忠厚老实,勤苦能干,却夹在中间吃些窝囊气。有一年,过年后,孙氏因琐事又受大嫂、弟媳的欺负,心情郁闷,哭诉无门。深夜,孙氏纺线,暗自垂泪,觉得朦胧之中,白衣奶奶来到身边,对她说:“孙氏女,你不要苦恼,也不要伤心落泪,我赐给你四个儿子,个个都成器,将来你享的福比她们都多。”孙氏一下子醒来,原来是一个梦。孙氏想:白衣奶奶托梦给我了,明天我就去拜拜吧。

北滩头村东有一座小庙,叫白衣殿,里面供奉着女菩萨,一身白衣,慈眉善目,人们都叫白衣奶奶。每年正月十五,小媳妇们到这里观看花灯,进庙拴娃娃。所谓拴娃娃,就是在白衣奶奶跟前,虔诚祷告,然后把五彩的泥娃娃拴在裤腰里,祈求来年受孕生子。孙氏来到白衣殿,跪在白衣奶奶跟前,焚香上供,将自己的冤屈诉说一番,又拴了娃娃。回到家,孙氏把泥娃娃放在被窝里,搂着睡觉,一心盼着怀孕生子。老天不负有心人,在春暖花开的时节,孙氏怀孕了。又到了过年,孙氏回娘家探亲,她临走时让家里正月二十二日去接她。到了正月二十二,家里派伙计陈小牵上灰色大毛驴去接孙氏。往年,孙氏与爹娘告别总是哭哭啼啼,今年却一反常态,高高兴兴。孙氏骑驴,陈小在后面跟着。谁知,这头大毛驴也反常,一路狂奔,边跑边叫,声音清脆洪亮,引得路人观望。路边有一个僧人,见到此景,不觉诧异,一路尾随,见这头毛驴驮着孙氏跑进思敬家。僧人来到思敬家,给思敬道喜:“李老先生,你家里要出贵人了。”思敬心里欢喜,连忙款待僧人。一会儿,后院传来消息,孙氏生下一个白胖的男婴。思敬知道僧人是得道高僧,就求名。僧人微笑着说:“龙登宝殿,灿烂富贵。”说完,僧人飘然而去。这个男婴就取名文龙。后来,孙氏又生下三个儿子,取名文登、文灿、文贵。

文龙自幼聪明过人,读书识字,长大后才学超群,考中秀才,与当时的达官贵人、文人学士皆有往来。他治家有方,弟兄和睦。文登开酒店,取名“清河楼”。文灿开油坊,榨油卖油。文贵开蜡烛铺,卖红白蜡烛。文龙重视子孙教育,开办私塾,让众子孙读书上进。自此,李氏家族生意兴隆,人丁兴旺,子孙繁衍,生生不息。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追念先祖遗德,就是让后世子孙耕读继世,忠厚传家。

正是:

李氏家族枝叶繁,

耕读相传六百年。

先祖遗德泽后世,

励精图治永向前。


0
0
1
上一条: 下一条:李清:登山而歌浩气存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网友评论:

李清

李清,男,1968年3月生,济南市历城区北滩头村人,文学艺术爱好者,著有《京剧与人生》一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