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热线:0531-82950255
徒步,向梅里雪山致敬
酷爱雪山,因它高寒神秘,凛然难以攀登。梅里,是最神圣的雪山,海拔高度6740米,至今仍是处女峰。它是藏区八大神山之首,驻于三江并流之地,被誉为世界上最美丽的雪山,也是藏族人民心中的圣地。我曾四度朝圣,心怀敬仰和感动。
徒步梅里北坡,始发地德钦亚贡村。亚贡村被雪山、江河包围,过去进出需坐溜索,而今政府修建了亚贡乡村公路。这条盘山公路极难行,路窄、陡,弯多,易落石。6月21日,我们一早出发,达亚贡村时已近中午。事先订好了两匹马及马夫,马夫是两位女子;苗条高个者叫卓玛,另一位叫阿乌。捆绑好行李,8人小分队便朝着梅里北坡徒步进发。
旅行有各种方式,徒步是我最喜欢的,这也许有些自虐,却最本真、纯粹。很快走进原始森林,灌木间杂着竹林,溪水潺潺伴着鸟儿和鸣。羊肠小径上的乱石、马粪,大树上的苔藓、松萝……都令我倍感亲切。第一天,涨价营地宿营,帐篷扎在河边,溪水轰鸣跑进了我的梦里。
次日,先沿坡均河谷行走,后随海拔上升,突见芒框腊卡雪峰,一时队友骚动,顾不得四日无法充电,对着雪山狂拍。此时,高山杜鹃四野盛开,衬得雪山分外妖娆。移步换景,心旷神怡,轻轻松松便走到海拔4120米的坡均营地,对面就是梅里雪山北坡,来日贡卡、奶日顶卡、芒框腊卡雪峰及其冰川一览无余。
“坡均”,藏语是“神仙居住的谷底”,亚贡村民在此修建了木屋营地,方便夏季放牧、挖虫草。营地视野开阔,各种各样的野花正开得尽情恣意。下过一阵小雨后,山边惊现瑰丽的双彩虹,宛若世外仙境。山边云层越积越厚,很快下起了大雨,撒欢的人儿都不得不钻进了帐篷。我和水石本想帐中听雨,却发现帐篷内也开始滴滴答答。原本轻松的心情,顷刻间变得焦虑:“四千多米的高寒地带,夜间更冷,漏雨的帐篷怎能安歇?”草哥冒雨去木屋找卓玛和阿乌,她们收留了我们,并把最好的床铺给了我和水石。卓玛和阿乌淳朴善良,一路上,对我们体贴照顾。有危险路段,她们提前拴好骡子,一一护送我们到安全地带。4位男同伴,日常都是“护花使者”,现在要被两个女人保护,颇显得不自在。倒是我和水石,一次次温情接受,生怕拂了她们的真诚好意。
卓玛38岁,是两个孩子的母亲,大儿子已读初二,小女儿也上小学四年级,都在德钦县城。卓玛苗条而健壮,黎黑的脸上有双会笑的大眼睛。阿乌则是西藏康巴藏族,几年前嫁到这里。阿乌会说的汉语不多,不知她从西藏何处嫁到了亚贡?其实,梅里位于滇藏交界处,虽两个省份,但也许只是咫尺之隔。
第三天翻4770米的次丁垭口,高原缺氧、路陡难行,每个人都走得极辛苦。路在自己脚下,再苦再累也得咬牙坚持。回头看,坡均营地的帐篷越来越小;举头望,雪山冰川却越来越近。行走是艰苦的,但每一步的抬升都值得欣喜。三个多小时奋力攀爬,我终于站在垭口之上。梅里北坡冰峰,此刻好像与我平起平坐;但我知道,它的高度只能仰望、无法触及。
寒风中,卓玛边等我们边挖虫草,居然也颇有收获。我手拿虫草观看,倍感造化神奇,就因为虫和草合二为一,才成为人们追逐的灵丹妙药。果真如很多人迷信的那么神奇?我是持怀疑态度的。同伴买走了卓玛刚挖的3棵虫草,单价30元。我遇到几个挖虫草者,需跪行在寒湿的冻土上,裸露的肌肤呈黑紫色,看得我于心不忍。
垭口的冰川不断退缩,有各色野花在悄然绽放。过了垭口可看到不远处的营地,只是脚下的大陡坡令人恐惧:“如果一头栽下去,还不直接滚到营地去了……”我用登山杖努力支撑着身体平衡,尽量躲开湿滑危险的冰川。走下半坡,看到一片又一片盛开的杜鹃花海,红色、粉色、紫色、黄色、白色……好像在为大地织锦,也像在热情地欢迎我们的到来。
第四天,从坡降营地下降不久便又开始攀爬、横切、攀爬……徒步梅里北坡,至此越知其艰险。节奏,是高原徒步的核心,我为此胸有成竹。我踏着自己的节奏前进,慢慢地,竟追上了走在前边的阿乌。她空着手、哼着歌,边走边清理路上的碎石和树枝。突然,她回头问我:“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后边的歌词?”大脑缺氧,我竟然完全记不得。我试着哼了几遍,还是想不起来。阿乌笑一笑,继续哼着曲调,也继续清理着路障。她回头看我有点疲累,便驻足对着森林大喊:“兄弟姐妹加油!”我大脑灵光一现,就想起了歌词——“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兄弟姐妹都很多,景色也不错……”她是康巴藏族,也是我的姐妹,想到这一点,我竟然激动得有些泪目!
翻垭口那段最险的路,我孤独一人。独自面对旷野,我享受着孤独中的那份自由。浓雾笼罩着大山,横切的小径,像在陡峭的山壁上划了一道细痕。脚下是望不见底的深渊,如果恐高,断然不敢走此路。我不恐高,但也面向山坡,尽量不看山谷一侧;每一步,都迈得小心翼翼。碎石、细小的树根,都可能成为跌入谷底的绊子。如果跌落,无人知晓、也难以搜寻。
翻过最后一个垭口,我追上了同伴水牛。这里的风景真美啊!冰川雪峰,在白云的簇拥之下,美轮美奂。举目远眺,亚贡村端坐连绵青山之中。自此开始下坡,岔口也越来越多。不知何时,卓玛牵着两匹骡子追了上来。怕我们迷路,她在前边引路,阿乌断后。知道我累了,卓玛非要帮我背包,其实她更累。最后一段横切,有偌大一片滑坡后的碎石路,深深的沟底河水汹涌奔腾,卷起一阵阵的山风,走得我战战兢兢。不远处过一座木桥,最后两公里的坦途,我在回味、品咂胜利归来的喜悦。这一天走了近10个小时,路程远,准备的水也不足,幸有山溪补给,我们都顺利抵达目的地。
马尔克斯曾说:“生活不是我们活过的日子,而是我们记住的日子。”借助交通工具,我可以日行几万里;可徒步四日,只是围着几座大山转了一圈,却滋养我的灵魂,令我终生难忘。
“人生有梦,梦要够疯。”徒步向梅里雪山致敬,步入艰险与幸福的秘境。再见,梅里雪山,期待再次与你重逢!
还没有登录不能评论   去登录
黛石
读书 旅行 码字
散文热力榜